花卉世界網3月2日消息:近年來,福建省長汀縣林業局把發展林業產業與精準扶貧相結合,全力打好林業產業精準扶貧攻堅戰。2016年,長汀縣林業產業總產值達30.05億元,比上年增長14.42%;全縣農民人均林業純收入達3515元,比上年增長26.4%,帶動全縣680戶2857名貧困人口增收脫貧。
長汀縣把發展竹業、油茶等林業特色產業作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抓手,不斷增強貧困戶的“造血”功能。2012年以來,長汀縣通過實施竹業精準扶貧等項目工程,帶動1219戶農戶增收,其中貧困戶達236戶。2016年,長汀縣豐產毛竹林面積達33萬畝,竹農總收入達2.08億元。同時,長汀縣還以“公司+基地+合作社+農戶”為主體,組織貧困戶抱團發展油茶產業。2016年,長汀縣油茶面積17.8萬畝,年產干茶籽4270噸、產茶油1068噸、產值1.5億元。此外,長汀縣還積極引導貧困戶在林下種植金花茶、鐵皮石斛等林下經濟作物,拓展增收渠道。2013年以來,長汀縣實施省、市林下經濟補助項目71項,總面積8.74萬畝,直接帶動2341戶農戶增收,其中貧困戶達183戶。2016年,全縣林下經濟經營面積達160.51萬畝,產值23.46億元,惠及農戶2.12萬戶。目前,長汀縣有林下經濟合作社、協會90個,形成了“專業合作社+基地+農戶(貧困戶)”的林下生產經營格局。
為積極培育產業脫貧致富典型,長汀縣通過以點帶面的形式帶動林農參與林業產業發展。長汀縣培育竹產業精準扶貧示范點,通過引導村民轉變觀念,送竹苗、專用肥和技術服務等措施,帶動河田鎮余地村108戶村民從事毛竹產業。從2008年至今,余地村種植毛竹600畝,合計年收入15萬元,長汀縣還計劃到2020年扶持余地村發展竹林3000畝。
為培育油茶產業脫貧示范戶,2010年,長汀縣將殘疾人蘭林金的850畝油茶園納入結對幫扶項目,為他送去油茶苗8.3萬株,補助施肥款30余萬元,并協調貸款100萬元完善配套設施。如今,蘭林金的油茶林年凈收入達25萬元。
在培育林業產業開發扶貧示范村工作中,2016年,長汀縣以整村推進林業產業開發扶貧試點模式,采取送苗木、送資金、送肥料、送技術“四送到戶”等措施,在3個油茶產業脫貧試點村完成油茶栽植1450畝,參與農戶182戶,帶動貧困戶14戶;在2個林下經濟產業脫貧試點村林下種植三葉青、姜黃等林菌林藥1175畝,參與戶152戶,其中帶動貧困戶12戶,每戶年均可增收2.3萬元。為推進試點成效,長汀縣還安排5名局領導掛村、8名林業科技干部掛點,全程幫扶技術指導。
長汀縣還從政策、資金、種苗、技術等方面,全方位強化扶貧工作措施,提高林業脫貧攻堅的貢獻率。2016年,長汀縣對貧困戶發展油茶、林下經濟、竹業等林業產業實行以獎代補、先建后補;對實施造林、森林撫育等進行補貼補助,全額補助林權抵押貸款森林資源評估費,幫助小額貸款用戶申報中央財政貼息。長汀縣為全縣貧困村、貧困戶發展綠色富民產業、營造林等發放補助資金466萬元。此外,長汀縣為三洲鎮曾坊村制訂5年脫貧計劃,并給予10萬元資金完成該村光伏發電項目建設,還為其提供發展生產扶持資金8.2萬元,幫助34戶貧困戶脫貧。長汀縣還將精準脫貧與生態管護相結合,幫助貧困戶參與生態保護脫貧,選聘5名貧困人員為生態公益林護林員,年人均護林工資收入達1.37萬元。
為突破產業發展資金瓶頸,長汀縣積極申報竹業、油茶、林下經濟等林業產業項目,依托項目補助資金支撐,加快精準扶貧產業富民進程。同時,長汀縣通過林權抵押貸款,由縣政府出資3000萬元作為林業信貸擔保基金,2013年成立縣林業金融服務中心,構建評估、擔保、貸款、收儲、流轉“五位一體”的精準脫貧專項貸款模式,為全縣林農辦理擔保貸款6214.5萬元,其中33戶貧困戶貸款金額373.92萬元,滿足了林農發展林業產業脫貧增收的資金需求,增添了林業產業脫貧的動力和活力。